扎染布是白族特有些工艺商品,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。扎染不只代表着一种传统,而且已成为一种时髦。当旅游者从当地把扎染天南海北地带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时,它从远古时期走来的脚步仿佛与当代节奏连接到了一块,叫人不可以不格外惊叹于它所具备的独一...
1984年,周城兴建了扎染厂,带动近5000名妇女参加扎花,80%以上销往日、英、美、加等10多个国家和区域,供不应求。游人到了这里,可以看到妇女们个个在扎花,户户在入染,已成为要紧的扎染织物产地。 扎染用的布料过去完全使用白族自己家里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,目前土布已较少,主要用工业机织生白布、包装布等布料,吸水性强,质地柔软。加工主要有扎花、浸染、漂晾三道工序。扎花,原名扎疙瘩,即在布料选好后,按花纹图案需要,在布料上分别用撮皱、折叠、翻卷、挤揪等办法,使之成为肯定形状,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,将它扎紧缝严,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。接着便是浸染,马上扎好疙瘩的布料放入染缸中浸泡,经肯定时间后捞出晾干,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,这样反复数次,最后捞出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,晾干后将线拆除,将疙瘩挑开,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受色,呈现出空心状的白布色,便是花;其余部分成深兰色,即是地,至此,一块好看的扎染布就完成了。花和地之间总是还呈现出肯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成效,多冰裂纹,自然天成,生动活泼,克服了画面、图案的呆板,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。传统染料以板蓝根、蓝靛为主,与化学染料相比,其色泽自然,褪变较慢,不伤布料,经久耐用,穿着比较舒适,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好的刺激。据了解,象板蓝根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肯定的消炎清凉用途,对人的健康有益。在回归自然、倡导保健的今天,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、被子、枕巾、桌布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,格外得到大家的亲睐。